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召开,专家勾画—— “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蓝图
编者按: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目前,“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中。展望“十二五”,中医药事业怎样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怎样才能取得突破?对于这些问题,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有关领导、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版特别编发相关报道,希望能对政策的制定有所启迪。
中医药发展面临特色优势逐渐淡化、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濒临失传、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十二五”期间,应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提高对中医药的思想认识,转变中医药的发展机制。在日前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在北京主办的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等出席了论坛。
洪虎: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关键
当前,中医药发展形势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障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指出,目前的中医药发展机制不符合自身特点。比如,有些地方用管理西医的办法管理中医,让一些不信任中医药、不按中医药发展规律办事、不懂得中医药的人决定中医药发展的事情;中医师的收入与医院的经营收入挂钩,由于中医具有简便、价廉的特点,与医院经营挂钩挫伤了中医师从事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比照西医医院办中医院,中医院越办越大、越办越洋,无形中加大了医疗成本,限制了中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优势;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没有突出中医自身的规律和教育特点,造成毕业生从业后发挥不出中医的优势;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中医得不到足够重视,收入水平较低,难以安心从事中医医疗工作;另外,有些疗效确切的中医药品种(含民族医药品种)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限制了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展望“十二五”,洪虎指出,要实现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靠政策扶持和社会促进,更要靠机制的转变和体制的改革。第一,要把发展中医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地位,加大对中医
药知识的宣传力度。第二,要完善配套措施,推动中医进农村、进社区和进家庭。第三,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统一管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组织编制好“十二五”国家中医药发展专项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药行业的统一管理,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改革中医药的管理体制,以消除管理体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障碍。
李连达:把握科研方向很重要
“九五”期间,我国中医药科研经费为1.3亿元,“十五”期间为6.45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60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指出,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大幅增加,但相对来说,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发展创新却较为落后。
他认为,当前中医药科研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科研经费多、论文多、成果多;解决问题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5%。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没有重大发展和创新,对重大疾病的治疗水平与疗效还停留在20年前水平,没有重大突破。
“提高疗效、提高治病救人的能力,是中医药研究的首要和永恒的目标。中医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学研究、平台建设等都应服从并服务于首要目标。”李连达认为,中医药科研应掌握好大方向,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团结中西医药各方面力量,创新发展,从而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李连达建议:中医理论含有丰富的哲学、人文科学、儒家、佛学、道学等思想,但其核心是医学,不应本末倒置;重视中医理论研究,但不应脱离实际、脱离临床;应重视应用性研究,加强提高中医药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手段研究中医药,但不应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重视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但不能固步自封,排斥发展创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模式,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应该长期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强调前沿领域新理论、新方法,但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发展创新是在解决问题基础上质的飞跃,不是盲目地标新立异;科研方法、指标,不是越多越先进越好,科学、准确、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才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