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发现通心络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

  • 作者:陈金伟
  • 来源:
  • 2014-09-06 09:36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民航广州医院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胶囊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并认为这是其保护心血管,改善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
    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相互黏附、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发生的起始环节,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裂解产物,可在血液中被检出。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纯中药制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和镇痛等功效。研究人员收集最近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住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并发症和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通心络胶囊组和对照组均按心绞痛治疗原则进行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
    通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发现,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降低更明显(均为P<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降低更明显(P<0.05),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可以看出,通心络胶囊组治疗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12例,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2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组有两例出现轻微恶心,可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