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洲7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br>脆性骨折女性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诊疗不足

  • 作者:白毅
  • 来源:
  • 2014-09-06 08:34

    据 广东讯  记者白毅报道  一项针对亚洲1122名因骨折住院的绝经后女性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近一半的患者因脆性骨折接受了治疗,但并没有被告知患有骨质疏松症;而其余51.5%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中,有40.5%的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在近日召开的第一届亚洲骨质疏松联盟学术研讨会上,这项由默沙东公司负责在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共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调研结果指出,亚洲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诊疗情况不容乐观。
    该研究系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1122名平均年龄72.9岁且发生脆性骨折住院的女性被选入本研究。在入院治疗后的6个月中,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和电话访问,研究人员评估了她们对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筛查以及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认知。
    调查显示,约半数脆性骨折患者(48.5%)即使在骨折后,仍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而在被诊断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576人)中,8.1%的患者接受了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26.5%的患者摄入了维生素补充剂;4.9%的患者既接受了药物治疗又摄入了维生素补充剂;而大部分(40.5%)的患者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和维生素补充剂。调查亦表明,在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因素上,骨密度检测占据主要地位,而骨折病史却不被重视。与曾经有过骨折病史的患者相比,接受骨密度(BMD)检测的患者更易被诊断骨质疏松症。同样,与曾经有过骨折病史的患者相比,接受骨密度检测的患者更易接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该研究中国大陆地区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还介绍,通过调查发现,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对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也存在地区差异。其中,韩国的诊疗情况最佳,接受骨密度检测的人数达60%,药物治疗者达70%;而在我国大陆,虽然接受骨密度检测接近60%,但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在7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差,不足10%。她认为,这与我国大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够和全科医生的缺乏有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指南提出,除了骨密度检测、家庭史等,脆性骨折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证据之一,有髋部和椎骨骨折病史的绝经女性都应考虑接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徐苓亦强调,脆性骨折通常发生在正常外力下不会折断的非创伤部位,如髋部、脊柱等。排除其他因素,这种骨折现象通常被认为是诊断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有力的临床指征之一。
    IOF数据还显示,在过去30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因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增加了2~3倍。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的髋部骨折病例将会在亚洲。此项调研的主要负责人、香港骨质疏松学会会长、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龚慧慈教授提醒:“这项研究记录了亚洲骨折患者在诊疗上存在的差距,让我们意识到在亚洲关注这种严重疾病的紧迫性。”
    两位专家都强调,亚洲国家和地区骨折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骨密度检测推动的,而脆性骨折病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后在骨质松症的诊疗中,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脆性骨折病史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脆性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以预防再次发生骨折,为已有脆性骨折病史的女性患者提供规范的骨质疏松症的诊疗。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