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青蒿能治哪些病?

  • 作者:蒲昭和
  • 来源:
  • 2015-11-13 10:5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神药”——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么,中药青蒿到底有哪些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哪些疾病呢?

  传统药用功效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又名蒿、臭蒿、黄花蒿、草蒿等。中医认为,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主要有清虚热、解暑、截疟等功效,可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夜热早凉,疟疾寒热,湿热黄疸,风疹瘙痒,恶疮等病证。

  青蒿是传统的清热药,其退热效果颇受历代医家推崇。《图经本草》云:“青蒿,治骨蒸潮热,古方多单用之。”不过,青蒿与他药合用,收效更佳。其主要功效表现如下。

  1.退虚热。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常与银柴胡、胡黄连配伍,如清骨散。

  2.透伏热外出。常用于温病后期,夜热早凉、舌红苔少,多与鳖甲、牡丹皮等配伍,有助阴分伏热外出,如著名的青蒿鳖甲汤。

  3.截疟、退烧。治疟疾时,用较大剂量青蒿,加水捣汁煎服即有效。如若兼暑湿,症见胸闷、恶心、寒热往来,发热甚者,常与黄芩、滑石配伍,如蒿芩清胆汤。

  4.清暑解热。青蒿芳香而散,善解暑热,用于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等症,常与连翘、滑石、西瓜翠衣等同用,如清凉涤暑汤。

   现代临床新用

  青蒿除含有抗疟成分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钠等外,还含有青蒿酸、青蒿醇、异蒿酮、左旋樟脑等多种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青蒿活性成分还有降压、平喘、解热、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病毒等功效。近年研究新发现,青蒿或其成分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提取青蒿油,制成滴丸、胶囊等多种剂型,临床验证平均总有效率90%,显效率54%。

  寄生虫病  青蒿、白头翁组方治疗阴道毛滴虫20例,总有效率95%;黄芪、青蒿组方治疗妊娠期弓形虫感染70例,痊愈54例,治愈率77.14%。青蒿素还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

  类风湿  用青蒿、追地风等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0%。

  登革热  用青蒿20~25克水煎2~3分钟,服后21例均获治愈,平均治愈时间5.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

  婴幼儿秋季腹泻  煎服青蒿,每日20~25克,治18例均愈,平均止泻2.8天。

  术后感染  青蒿、甘草、黄连组方,治疗腹腔感染术后40例,全部治愈。

  女性急性尿道综合征  青蒿熏蒸治疗女性急性尿道综合征82例,治愈80例。

  鼻出血、鼻炎  用鲜青蒿采取蒸馏法制备的滴鼻剂,对鼻炎患有效,对局部创伤、鼻黏膜干燥或溃疡性鼻出血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4%。

  青蒿毒性低,个别人使用青蒿浸膏片或注射液,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或偶有过敏反应,停药症状可消失。产后血虚,内寒作泻,饮食停滞泄泻者,则不宜使用。

   古今验方集锦

  青蒿内服时,可取6~15克煎汤,治疟疾时可用20~40克,鲜品用量需加倍,不宜久煎,水浸绞汁饮,或入丸、散;外用时,取适量,多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也可煎水洗。

  虚劳盗汗、烦热口干  青蒿1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1两,熬至可丸如梧桐籽大,每食后服20丸。

  赤白痢下  青蒿、艾叶等份,同豆豉捣作饼,晒干。每用1次以水一盏半煎服。

  暑毒热痢  青蒿叶1两,甘草1钱,水煎服。

  虚劳久疟  青蒿捣汁,煎煮,如常酿酒饮。

  疟疾寒热  青蒿1握,以水2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结核潮热、盗汗  青蒿6~12克,水煎服。

  胃痛  青蒿、毕拨等量。先将青蒿焙黄,共捣成细末。于早、午、晚饭前用白开水冲服,每次2克。

  暑热发痧、胸闷腹痛  鲜青蒿嫩叶15~30克或种子15克,煎服。

  小儿热泻  青蒿、凤尾草、马齿苋各6克,水煎服。

  酒痔便血  青蒿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蜂螫伤、蛇咬伤  用鲜青蒿捣敷之。

  牙齿肿痛  青蒿1握,煎水漱之。

  疥癣、皮肤湿痒  青蒿煎水洗。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