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医械融资: 国产替代步入黄金期,AI与机器人或成新风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实体经济受到重创,资金募集脚步放缓。在防“疫”、战“疫”过程中使用的医疗器械高达上百种,包括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监护仪、超声诊断仪、输液泵等。作为疫情下最热门的领域,医疗器械在资本市场呈现“逆流之势”。众成医械研究院基于大数据平台,完成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融资分析,与读者分享。
概况:融资事件达330起,融资规模近480亿元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了330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达476.96亿元(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
从全年来看,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医疗器械融资经历低潮之后回暖,并在12月迎来融资高峰。4月开始每月融资金额均超过20亿元,其中,5月华大智造完成超过10亿美元B轮融资,带动当月总融资金额超97亿元;8月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30亿元战略投资,带动当月总融资金额接近60亿元。12月融资事件数量达到全年峰值(59件),鹍远基因和迈迪顶峰等十亿级融资事件,推动当月融资金额突破100亿元(见图1)。
图1
细分:IVD、心血管热度不减,AI与机器人成投资新宠
从融资次数看,2020年IVD及基因检测领域融资事件达121起,占比超过36%;心血管(33起)、医学影像(26起)等国产替代重点领域仍是投资热点。在医疗智能化趋势与应用场景逐步拓宽的背景下,AI辅助医疗与医疗机器人等领域获资本追捧,融资事件分别达33起、23起。此外,辅助生殖、医疗器械CRO等新瞩目赛道逐渐出现(见图2)。
图2
从融资规模看,IVD及基因检测领域融资额超245亿元,占比超51%;心血管领域融资额超65亿元,占比超13%;医疗机器人超40亿元;AI辅助医疗和医学影像等领域融资额均超过20亿元。
轮次:A、B轮次相对密集,战略投资多属IVD领域
在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330起融资事件中(不含IPO、定增等),融资事件多集中在A轮与B轮阶段,数量分别为87、82起,合计占比超52%;此外,天使融资、战略融资和C轮融资事件均在35起以上。
IVD及基因检测、心血管、医学影像和AI辅助医疗等热门领域,融资项目多处于A、B轮阶段;处于战略投资阶段的企业超过三分之一为IVD及基因检测领域(见表1)。
区域:北上广融资最为活跃,上海深圳均突破百亿元
2020年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且长三角相对密集。
从融资数量看,在省份层面,广东省以76起的融资事件位居第一;北京和上海均超过60起,分别为67起和64起;江苏和浙江分别为48和40起;大部分省份融资事件居0~2起之间。在城市层面,深圳市以53起的融资数量紧追北京市和上海市,杭州和苏州则分列第四(31起)和第五(27起)。
从融资规模看,在省份层面,广东省以132.77亿元的融资规模居于全国首位;上海市(128.8亿元)、北京市(82.55亿元)、江苏省(67.4亿元)和浙江省(46.64亿元)占据前五,其余省份融资规模均在8亿元以下。
在城市层面,上海市和深圳市的融资规模均突破百亿元,杭州市、苏州市、广州市、无锡市、南京市、武汉市和宁波市进入前十。
从细分领域看,在IVD及基因检测领域,广东省融资项目最为密集,北京市和浙江省均超过20起;在AI辅助医疗领域,北京市融资事件最多(14起);医疗机器人领域,广东省融资事件最多(7起)。
典型:华大智造刷新行业纪录,23家器械领域企业IPO
华大智造:获得国内基因领域最大融资额。5月28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B轮融资,领投方为IDG资本和CPE,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这是继2019年5月首轮募资后,华大智造完成的第二轮大规模融资,同时也创下近年国内基因领域最大私募融资金额纪录。公司为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
微创医疗机器人:获得国内医疗机器人领域最大融资额。8月31日,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30亿元战略投资,包括15亿元的直接增资以及15亿元的股权转让。投资方是高瓴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基金等。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突破,业务覆盖腔镜、骨科、血管介入、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与中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于科创板上市。
鹍远基因:获得国内癌症早筛领域最高融资额。12月15日,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近10亿元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创新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复容投资共同领投。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开发基于高通量测序和甲基化技术的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产品。公司正在积极为其核心产品常乐思准备FDA申报。
迈迪顶峰:获得2020年心血管器械领域最大融资额。12月31日,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过10亿元C轮融资。由清松资本和兰馨亚洲共同领投。公司成立于2005年,围绕着心血管疾病开发医疗设备及高端耗材。完成本轮融资后,公司将集中精力加强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着力深化科研创新,强化公司在心脏外科产品、介入产品和生物制品的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见表2)。
2020年IPO数量同比增长64%,第三季度IPO最为密集。2020年医疗器械领域IPO企业数量达23家,相比于2019年的14家同比增长64%。从月份看,9月份独占6家,6、8月均有4家;从细分领域看,IVD及基因检测领域最多,共有10家;从上市板块看,科创板占10家,创业板占5家。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高端医疗装备实现自主创新也成为疫情后国家支持的重点。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情况来看,IVD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青睐的赛道,除了国内目前相对成熟的生化和免疫领域,分子诊断和POCT等领域未来仍有巨大国产替代空间。
在高值耗材领域,在国家带量采购政策以及资本推动下,心血管介入器械国产化进程明显加速,骨科介入器械、神经介入器械、口腔器械以及眼科器械等赛道也逐渐受到资本关注。
在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相结合成为趋势,例如科亚医疗在2020年1月1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发出的国内首张医疗AI三类证,并在2月获得了亿级战略融资,数坤科技、医准智能和深睿医疗等均获得亿级融资。此外,与此密切相关的医疗机器人领域,在2020年也迎来爆发,融资事件超过20起。其中,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微创医疗机器人获得30亿元战略投资。(众成医械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