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技艺 | 根及根茎类中药经验鉴别•防己、大黄与黄连 

  • 2021-07-12 10:36
  • 作者:
  • 来源:

防己


1.防己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因其粉性较强,又名粉防己。根在弯曲处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瘤块样,形似猪大肠。饮片为圆形厚片,横切面灰白色,射线呈放射状,形似车轮状。粉性强,味苦。


2.汉中防己


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的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味苦涩,鲜品具有特异香气,因含有具肾毒性的马兜铃酸类成分,不可作为防己入药。


3.木防己


木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根。根呈圆柱形,扭曲不直。长约15cm,直径1~2.5cm。表面黑褐色,有深陷而扭曲的沟纹,可见横长的皮孔状物及除去支根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部薄,木部几乎全部木化,可见放射状狭窄的导管群穿过。气无、味苦,为防己的伪品,不可作为防己入药。


4.广防己


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根。根圆柱形,茎纤细,有略扭曲的纵条纹。在中药中通常用其木质根干燥炮制后入药,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之功用。因其所含有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2004年9月30日起,广防己不再作药品用。根据通知要求,凡含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生产企业必须在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用防己替换。


5.湘防己


湘防己为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根。药材呈圆柱形,色黄,横切面有多数明显的细孔(导管群)呈环形排列,强木化,易于区别。


老中药师孙德海将防己性状鉴别特征总结为如下歌谣:


防己形似猪大肠,弯弯曲曲横沟藏。


圆形厚片车轮状,断面灰白粉性强。


木部射线放射状,柱晶方晶真端详。


性寒味苦利水肿,祛风止痛松肌良。


汉中防己湘防己,木化多孔难伪装。


大黄


1.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习称南大黄)和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或根茎(习称北大黄)。前一种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省,后两种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省。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有时残留部分棕褐色栓皮。质坚实。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大,黄棕色,颗粒性,其中有星点(俗称“锦纹”,即异型维管束)成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祛瘀通经的功效。大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也有差异,生大黄泻下之力较强,欲攻下宜用生大黄,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瘀血证及不宜峻攻者用此;大黄炭,凉血化瘀又止血,多用于出血症。


2.大黄伪品


为蓼科植物华北大黄、河套大黄、天山大黄、藏边大黄及土大黄的根和根茎,统称为土大黄,其主要区别点并非外形,而是内部成分的差别,主要用荧光鉴别法加以区分。取样做新鲜切片或以乙醇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并以稀醇扩散,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棕红色荧光者为正品大黄,显亮蓝紫色者为伪品。


老中药师孙德海将大黄性状鉴别特征总结为如下歌谣:


蓼科大黄南北传,主产甘青藏云川。


药材柱锥块片状,横片茎髓星散环;


根部有环无锦纹,清香苦涩有砂感;


君若难辨荧光下,棕红正品蓝紫伪。


请君付方留心意,生则攻下熟时缓;


酒制善清上焦火,炒炭凉血止血专。


黄连


1.正品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商品分别称为味连、雅连和云连。饮片常切薄片。


(1)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巨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单枝类圆柱形,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外皮剥落处显红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味极苦。


(2)雅连根茎多为单枝,少有分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呈蚕状,长4~8cm,直径0.5~1cm。外表褐色或黄棕色,间断横纹多,结节明显,有多数须根残痕、叶柄残基及鳞片,“过桥”较长。质坚实,断面不齐,皮部暗棕色,木部深黄色,射线明显,髓部时有空心。味极苦。以条粗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3)云连根茎呈弯曲而细的钩形,具“过桥秆”,断面金黄色,味极苦。


2.除上述三种植物作黄连用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作黄连习用品种,如峨眉野连、短萼黄连。前者根茎结节密集,且多鳞;后者外形呈连珠状圆柱形,多弯曲。以上两种药材均无“过桥”。


3.其他同科不同属或不同科含小檗碱的植物尚有:


(1)马尾黄连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的根和根茎,其根丛生于根茎上,形似马尾,故名。


(2)十大功劳为小檗科植物十大功劳的根茎。


以上均需注意鉴别,坚持正名使用。


4.黄连加工副产品在四川有使用习惯,主要品种有:


(1)黄连须为黄连的根须。


(2)剪口连为黄连的近芦头的叶柄。


(3)千子连为黄连的叶柄。


(4)黄连叶为黄连的叶片。


老中药师孙德海将黄连性状鉴别特征总结为如下歌谣:


黄连来源毛茛科,味雅云连商品名。


味连成簇如鸡爪,鳞片过桥可分明。


雅连云连均单枝,断面金黄髓红棕。


雅连粗长云细短,均有过桥色黄棕。


炮制黄连法种种,制法不同功不同。


酒制善清上焦火,姜制清胃又止呕。

  

黄连性寒泻火毒,清热解毒功传颂。(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老中药师传统中药技艺传承集锦》)


老中药师传统中药技艺传承集锦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