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药企IPO速度放缓,“真”创新仍是金标准

  • 2021-11-23 19:44
  • 作者:冯玉浩
  • 来源:

   讯 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2日,年内仅有26家医药企业在科创板提交首次公开募股发行(IPO)申请,数量不足2020年同期的一半(56家),科创板来自医药企业的上市申请数量大幅下降。


  基于中国 药品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的事件分析功能对近一年内“科创板药企IPO速度放缓”相关新闻进行分析后,清楚地发现大众对相关新闻关注集中在“科创属性”上,相关热词频繁出现,其中 “科技”一词出现近2万次,“研发”一词出现1万余次,“创新药”一词出现1万余次。科创属性已经和科创板牢牢结合在一起,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数量放缓的丝丝凉意背后,企业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要求,在上市审核中也显得愈发重要。


  医药企业抢滩科创板


  特殊的制度设置,让2019年开板的科创板成为医药公司的首选上市地。2019年3月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放宽了对医药科创企业的盈利性指标要求,为未盈利、强科创的医药企业打开了一条新的上市渠道。尚未盈利的医药企业在满足“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即可提交上市申请。经梳理,发现先后共有10家未盈利的医药企业利用该项上市标准成功挂牌交易,其中就有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君实生物、百奥泰等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


  如果说上交所特殊的制度设置降低了科创医药企业的上市融资“门槛”,那么自2015年拉开大幕的“药审改革”为国内医药企业的创新按下“快进键”。“鼓励创新”是药审改革的核心,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提出了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物创新等多条措施;2017年12月,原国家 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明确了审评程序和审评时限;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标志着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制度由审批制变为到期默认制……我国药企在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加速了从“营销驱动”向“研发驱动”的转型,为科创板提供了超20%的上市企业。


  根据Wind统计,科创板开市至今共有132家医药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占提交上市申请企业21.46%,医药企业已成为科创板IPO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制度建设,高估值也是医药公司选择创业板的重要原因,截至11月22日,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为73.75倍,远高于创业板的61.89倍、深证的32.79倍、上证的17.68倍。在已挂牌交易的362家科创板企业中,有70多家来自医药领域,其中华熙生物的市值高达800亿元,康希诺与君实生物的市值也逼近500亿元。


  热土的“降温”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创板从不理性地一哄而上到回归理性,也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9年8月底、9月底科创板分别出现了第一家注册被否、第一家过会被否的企业后,又有多家企业在过会、注册阶段被相关机构否决。此外,更多企业在问询、现场督导阶段感受到审核压力后,主动撤回并终止上市发行。在审核面前,部分科创属性不足的企业纷纷卸下“伪装”,暴露出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发行上市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2020年12月,上交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以下简称2020版《审核规则》)进行了修订,对申报企业的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如要求保荐人出具发行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专项意见、证券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应配合本所的自律管理等。


  此后的2021年4月,证监会修订并公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2021版《指引》),以完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聚焦创业板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标,协助科创板更好地服务具有“硬科技”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2021版《指引》对申请企业的科创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对营收复合增长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项目数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随着2020版《审核规则》、2021版《指引》相继出台,申报企业面临着更严格的审核,根据梳理,2021年以来有12家医药企业因撤回、审核不通过等因素终止IPO,较2020年全年翻一番。


  “尽管科创板的高估值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但相关政策的推出使得‘硬科技’的边界更加清晰,部分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也随着审核要求的进一步明确不再适合科创板。”曾在西南证券投行部工作,现任重庆信托信托经理的王申博认为监管趋严是科创板IPO放缓的原因之一。


  年内,上市委会议审核不予通过的6家企业中,有3家来自医药领域,这也对那些存在“闯关”心态的药企敲响警钟,不少企业在经过监管部门的现场督察后主动撤回申请。部分医药企业也在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也选择换道上市。以仿制药企业福元医药为例,2020年10月公司就与中信建投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挂牌科创板,但在《指引》出台后,公司决定转板上市,上市辅导登记备案由科创板转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


  回归科创属性


  研发投入是科创属性的直观体现,也是科创板上市委员会(以下简称上市委)审核的重点。为生物制品生产及研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武汉珈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珈创)是第一家过会被否的医药相关企业,公司上会稿显示,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公司的三年平均研发费用仅为412.06万元,远低于近期过会的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旭生物)的2892.67万元、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唯赞生物)的8027.82万元、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大生物)的2.12亿元;武汉珈创的三年平均研发费用率也相对较低,仅为6.2%,而安旭生物、诺唯赞生物、成大生物的近三年平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67%、20.75%、8.56%(图1)。此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仅有14人,仅从数据上看,公司研发能力也被打上问号。


 图1 部分科创板医药企业研发强度对比图(2018年-2020年)

 图1 部分科创板医药企业研发强度对比图(2018年-2020年)(数据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大数据中心企业大数据库


  研发投入较低,研发人员过少为武汉珈创的过会可能带来一抹阴影。4月29日,上市委会议否决了武汉珈创的上市申请,研发能力仍是会上问询焦点,上市委认为发行人存在自行研发投入较少、技术人员较少等情况,对发行人是否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产生疑问。9月底,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未能充分披露其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等原因同样折戟上市委会议。


  此外,过度依赖License in(授权引进)模式也让企业的科创属性备受质疑。9月底,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和药物)在上市委会议中被否决,在业内引发不小震动,以海和药物为代表的License in模式似乎不再受到科创板欢迎,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海和药物已开展二期以上临床试验的核心产品均源自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报告期内存在持续委托合作方参与核心产品的外包研发服务等情况,认为公司不符合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的相关规定。结合1月8日、5月26日分别撤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审核的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士力生物)、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生物制药企业在问询阶段也均被问及引进的产品管线。以天士力生物为例,上交所对公司的研发能力产生疑问,“公司产品管线及技术是否主要来自外购,是否对技术引进以及非自主研发丰富产品管线的模式存在依赖,是否具备完备的技术研发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License in的问题焦点再次落到了引入产品管线后的制药企业自身是否具备“硬科技”?是否满足科创属性的要求上。


  除了监管趋严外,王申博认为,从存量市场到增量市场的转变也是医药企业IPO上市速度放缓的另一重要因素,毕竟处在金字塔顶端的创新本来就是少数。稳定的增量市场将会逐渐代替存量市场成为科创板IPO的重要来源。


  科创属性较弱的企业怎么办?“对于企业而言,高估值的创业板固然美好,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还会上市还会面临破发的风险。”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王申博认为高估值的企业需要高增长、强创新的支撑,部分企业可能并不适合科创板,这些药企可以选择创业板和刚刚开市的北交所融资。


  以License in模式为例,过度依赖License in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再适合科创板,但该商业模式所具备的降低研发风险,缩短药物上市周期,协助企业快速转型等特点在药物研发领域依然极具价值。以License in模式为核心的医药企业也可以尝试去其他资本市场融资。王申博认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同属性的企业都能在资本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符合自身定位的市场上获得相应的一份融资。”(冯玉浩)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