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食药网首页 > 药品> 科普>

​MTM让老年患者用上适宜的药

作者: 于娟    来源: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2018-10-24

  在北京某社区医院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服务中心,79岁的张爷爷拿着自行服用了两年的“安脑丸”前来咨询药师。药师看了药物后告诉张爷爷,这种药物适应证是脑血管急症,药物成分中含有朱砂、雄黄。而朱砂(硫化汞)长期服用会造成汞蓄积,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躁动不安等毒副作用。该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叮嘱他一定要停用该药。


  “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的药。”谈及这个案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冯婉玉教授表示,中老年人有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服药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因此,药师需要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在指导百姓合理安全用药中有所作为。而在社区实行MTM,十分必要,并具有可行性。


  老年人慢病多,用药也多,多重用药时药物间相互作用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大,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问题。据美国护理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若同时使用2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13%;若同时使用5种药物,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58%;每年250万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死亡人数有约20万。


  MTM是针对患者、疾病、用药的服务,它基于治疗效果最优化、治疗成本最小化的目的,聚焦于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MTM分收集、评估、规划、实施、后续跟进五大执行步骤。药师团队首先收集患者相关用药历史、临床状态等,以及身心健康信息、生活方式习惯等信息;接着评估临床效果,包括合适性、有效性、安全性、患者依从性,健康和功能状态、风险因素、健康数据、免疫状态;然后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处理问题,优化疗法,设定疗效目标,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然后再实施计划,包括开始和修正疗法,提供教育和自我管理培训,护理协调(包括转诊或转院),安排随访护理;最后是患者随访,包括监控和评估有效度,持续修正计划。


  中国实施MTM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网络,如何让患者参与进来,以及如何设计和设立付费的MTM服务模式。


  医改大背景下,国家实行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分级诊疗,重点下沉。基层社区医院在承接处方的同时,也承接了用药风险。在社区医院药师中,多是非药学专业人员由卫生系统短期培训后上岗,专职的社区药师数量少。而三甲医院药师则多为药学专业出身,依托大医院,在有经验医师、药师周围学习。因此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合作,开展针对社区药师的培训、指导十分有必要。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委托相关医院药剂科开展MTM相关课题的研究,探索新型药事服务及其管理模式的可行性。2015年6月,北京开展MTM培训工作,通过网络自学、现场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演习等形式,提高基层药学服务能力。2016年11月,广州药学会也启动了MTM培训工作。


  冯婉玉教授认为,MTM对中国社区常见病、慢病用药、多重用药整合是可行的。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慢病MTM管理,对患者的用药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干预,双管齐下,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对于分级诊疗、医保费用降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患者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药师咨询。(记者 于娟)


(责任编辑:齐桂榕)

联系我们 更多

  • 健康中国头条微信
  • 微信

电话:010-83025740
010-83025786

邮箱:wzh@health-china.com

Baidu
map